启示|《人民的名义》中隐藏的环保思考
《人民的名义》热播,满满的正能量以及剧中人物丰满的形象都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剧情的深入,剧中一些有关环保的情节也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剧中所传递的环保理念也是对时下国家对环保重视的一种体现。有观众惊呼:原来《人民的名义》也是一部环保剧!
这部剧虽然没有直接出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但达康书记对环保的认识,却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在现实中,近几年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与出台的政策也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待环保的决心。在品味这部大戏时,也不由让人们对环保的现实意义有了更多思考。
剧中,一直奔走在GDP道路上的达康书达康书记一心关注的是无污染的GDP!这难道不正契合当下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的理念?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战略任务后强调的新任务,“四化”战略变成“五化”战略。眼下,绿色GDP核算研究还在路上,但“不以污染换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记得沙书记去参观林城开发区时,表扬了达康书记:“达康同志,你的思维很超前呐,十几年前,就想到了环保污染问题,不简单呐!”
环保其实就是一项需要超前思维的行业,具有高瞻远瞩点的环保观念,求新思变,开拓进取、开创环保工作新局,才能保障环保治理长期、持续地发挥效用。同时,只有拥有超前的环保理念,才能在实践和执行上也走在环保行业的前端。
剧中,月牙湖是汉东省的一张名片,风景优美。然而,湖边大量的饭店、工厂、生活小区把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湖中,水质长期富营养化,月牙湖变成了污水坑。
现实中,也正是因为河道的污水直排、漏排、偷排等问题,造成了”黑臭水体”的出现。可以说黑臭水体的源头就在岸上,河长制就是要解决“九龙治水”、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的尴尬问题。也只有真正从根源上解决了污水来源,同时遵循“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才能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在环保重责面前
每个人都应该是“李达康”
在环保这条任重而道远的事业上
以人民的名义
每个环保人都奉献着自己的那份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