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长陈吉宁兑现承诺
从环保部权威消息,截至目前,环保部直属事业单位的8家环评机构已率先全部完成脱钩,各省级环保部门也全部按要求上报了脱钩方案,已有67家机构提前完成脱钩。

2015年,环境保护部共受理项目环评文件155项,批复159项,涉及总投资15665亿元,对21个不符合条件的“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1177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各省级环保部门审批项目约4000个,涉及总投资近4万亿元。
据了解,环保部对环评从业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开展了全国环评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和环评机构年度检查,重拳打击社会信用低、工作质量差的环评机构和人员,2015年分3批共通报处理159家机构和69名环评工程师,对违规行为形成强烈震慑,1000多名已不在环评岗位的环评工程师主动退出。同时,加大环评资质管理信息公开力度,将资质信息全部上网公开,并建立环评机构和人员诚信记录制度,杜绝暗箱操作。
同时,环保部积极推动规划环评落地。例如,针对产业园区,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清单管理”模式,包括禁止开发范围清单、产业准入清单、负面清单。加大规划环评优化调整力度,取消了秦皇岛港6平方公里围填海区,尽可能地保留了自然生态岸线。通过规划环评调控发展规模,黄河上游水电规划实施方案减少了9个梯级布设,多保留500多公里天然河段,相关流域规划减少了十多个水库和梯级建设。
此外,有关环评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据环保部介绍,针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企业,环保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评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将环评违法“双移交”这一执法创新措施制度化。同时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即将发布《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并出台《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
根据后续出台的《关于严格廉洁自律、禁止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的规定》及《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管理廉政规定》两个文件,环评系统内全面清理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者开办公司承接环评业务牟利问题。
同时,加大环评资质管理信息公开力度,将资质信息全部上网公开,并建立环评机构和人员诚信记录制度,杜绝暗箱操作。针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等环评违法企业环保部坚决查处,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评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将环评违法“双移交”这一执法创新措施制度化。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深圳合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合续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运营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自主研发出污水处理技术54项,为各层次环保投资运营公司、地方骨干环保工程公司、政府等提供城镇两污治理解决方案,并涵盖设备销售、托管运营、技术管理平台输出等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服务。